3月20日,一批货值13万元的市场采购出口货色搭乘国际公运输(TIR)车辆经杭州海关所属温州海关监管后出发,估计10至12天后抵达欧洲。这是浙江省市场采购商业货色初次通过TIR运输模式出口,也意味着浙江省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商业均开通了TIR出口通道。
做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分析试验区的降生地,颠末十年的成长,杭州的跨境电商曾经构成了较为成熟的空、铁物流运输系统,卖家数量持续添加,新兴市场不竭开辟。TIR运输新模式对根本设备依赖小,灵活矫捷、拆卸便利。
浙江省内分布着浩繁专业市场,服拆鞋袜、家居用品、机电产物等商品一曲以来遭到欧洲市场青睐。3月13日,一批价值200余万元的跨境电商出口货色,经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现场监管后,搭乘TIR车辆从杭州启程出发经阿拉山口港口出口。
为了确保新营业成功落地,杭州海关派员全流程跟进指点企业,现场快速打点系统审批、证注等工做,成立“港口+属地”海关协调机制,动态车辆正在港口通关环境。此外,推进TIR国际公运输取现有运输模式的资本互补,积极拓展“TIR+”模式,放大政策组合效应,无效阐扬新通道取新业态叠加感化,帮力浙江企业更好开辟共建“一带一”国度市场。“货色正在其他港口通关时,仅需查对TIR证书、车牌和车辆存案等消息,一般环境下无需对货色进行开箱查抄,从而削减货色正在港口期待时间。”钱江海关驻下沙处事处从任王忭暗示。
目前,浙江省已有4个城市成功开展TIR运输模式。温州、义乌、嘉兴、服拆鞋袜、小商品、机电产物等各类“浙江制制”持续通过“TIR+跨境电商”“TIR+市场采购”等跨境公运输监管模式,络绎不绝销往欧洲和中亚地域。